中国目前仍处于对加密货币交易的严格监管环境中,但个人投资者通过合规渠道间接参与以太坊交易存在一定空间。自2017年中国央行叫停境内加密货币交易所业务以来,直接使用人民币买卖以太坊的渠道已被阻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投资者完全无法接触以太坊市场。部分海外交易平台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成为中国用户间接参与以太坊交易的主要途径,尽管这种方式存在政策风险和法律模糊地带。
从法律层面看,中国并未明文禁止以太坊作为一种虚拟财产的存在,但其交易行为受到严格限制。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提供账户、清算等服务,这也导致境内机构无法开展合规的以太坊交易业务。个人通过海外平台进行点对点交易或使用稳定币作为中介买卖以太坊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灰色地带操作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政策变动风险,尤其在资金跨境流动方面可能面临监管审查。
香港市场的发展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新选择。2024年香港批准现货以太坊ETF上市,虽然目前内地投资者尚无法通过沪深港通机制直接购买这些产品,但市场预期未来两年内相关互联互通政策可能调整。有分析若ETF成分规则修订取得突破,内地合格投资者或能通过港股通渠道间接配置以太坊资产。不过这一进程仍需克服监管协调、反洗钱合规等多重障碍,短期内难以实现。
智能合约钱包和Layer2解决方案的成熟,使得投资者无需依赖中心化交易所即可完成以太坊转账与存储。部分去中心化金融协议通过匿名方式提供交易服务,客观上绕过了部分监管限制。但这类技术解决方案虽然提升了隐私性,却无法改变交易本身的合规属性,投资者仍需警惕相关法律风险。